在冷库的日常运行中,冷风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其铜管的结霜情况常常备受关注。当发现冷风机有的铜管不结霜时,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。
首先,制冷剂的问题不容忽视。若制冷剂不足,在制冷循环系统里,可参与热交换的工质变少,进入铜管的制冷剂迅速气化吸热,温度无法降低到足以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霜的程度,自然就不会结霜。这可能是由于系统存在微小泄漏点,长时间未察觉,制冷剂慢慢流失所致。相反,制冷剂过多也可能引发异常,过多的制冷剂会占据铜管内过多空间,阻碍制冷剂正常气化,使得蒸发压力升高,蒸发温度随之上升,同样达不到结霜要求。
其次,冷风机的风机转速对铜管结霜有着关键影响。当风机转速过快时,大量热空气被快速抽送至铜管表面,热交换过于迅速,铜管来不及充分冷却,表面温度降不下来,水汽也就难以凝结成霜。而且,高速气流还可能将刚刚形成的薄霜层直接吹散,让人误以为铜管从不结霜。反之,若风机转速过慢,热空气流动不畅,无法为铜管持续提供足够热量进行热交换,铜管温度过低,反而可能导致整个冷风机大面积结霜甚至结冰,堵塞风道,影响制冷效果,个别铜管不结霜的情况就被掩盖其中。
再者,铜管自身的热传导效率也是因素之一。若铜管内壁积累了污垢、杂质,或者铜管因长时间使用出现腐蚀,其热传导性能就会大打折扣。制冷剂在铜管内蒸发吸热,但热量无法高效传递至铜管外表面与冷库空气进行热交换,铜管外表面温度无法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,结霜过程难以启动。
此外,冷库的负荷变化也可能造成铜管结霜不均。在货物进出频繁的时段,冷库热负荷陡然增大,冷风机全力运转仍可能难以满足制冷需求,此时靠近蒸发器入口的铜管由于制冷剂刚进入,温度相对较高,在高负荷热空气冲击下,不易结霜;而远离入口的铜管,制冷剂经过前段热交换后温度已降得很低,在相对稳定的低温环境下容易结霜,形成有的铜管不结霜的视觉差异。
综上所述,冷库冷风机铜管不结霜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制冷剂状态、风机运行、铜管性能以及冷库负荷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。操作人员只有深入排查,精准找出根源,才能对症下药,保障冷风机乃至整个冷库的正常制冷运行,确保库内货品始终处于优质的储存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