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库在储存各类物品时,气味干扰问题时有发生,不仅影响货物品质,还可能降低冷库的运营效率。因此,探寻有效的解决办法至关重要。
源头控制是解决气味干扰的首要步骤。在货物入库前,必须进行严格检查。对于散发强烈气味的货物,如榴莲、臭豆腐等,应确保其包装严密,防止气味逸出。同时,要避免不同气味特性的货物混存。例如,将气味清淡的新鲜蔬果与气味浓烈的海鲜分开存放,因为海鲜的腥味极易渗透到蔬果中,影响其原有风味。对于已出现轻微气味污染的货物,可通过适当处理,如通风散味、使用食品级除味剂擦拭等,再决定是否入库。
加强通风换气是改善冷库内空气环境的关键举措。安装高效的通风系统,定期进行通风操作。在通风过程中,将库内含有异味的空气排出,引入新鲜空气。但需注意,通风时间和强度要根据冷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进行精准控制。例如,在外界温湿度适宜时,适当增加通风量;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,如高温、高湿或低温时,要减少通风频率,避免因温湿度变化过大影响货物存储。此外,还可在通风口处设置空气过滤装置,过滤掉外界空气中的杂质和异味,进一步净化进入冷库的空气。
合理使用除臭设备能有效去除库内异味。活性炭吸附装置是常用的除臭设备之一,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,能高效吸附各种异味分子。将活性炭吸附装置安装在冷库内合适位置,如靠近气味源或空气流通较好的区域,可迅速吸附库内的异味。此外,臭氧发生器也是一种有效的除臭工具。臭氧具有强氧化性,能够分解异味分子,达到除臭的目的。但使用臭氧发生器时,要严格控制臭氧浓度和作用时间,避免对货物和冷库设备造成损害。一般来说,臭氧浓度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,作用时间根据冷库大小和气味严重程度而定。
定期清洁和消毒冷库是保持良好空气环境的重要保障。定期对冷库的地面、墙壁、货架等进行全面清洁,清除货物残留、灰尘和污渍,这些物质容易滋生细菌并产生异味。在清洁过程中,可使用专门的冷库清洁剂,确保清洁效果。清洁完成后,进行消毒处理。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。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和病毒,具有无残留、无污染的优点;化学消毒则可选用食品级消毒剂,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喷洒或擦拭,但消毒后要确保消毒剂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通过从源头控制、加强通风换气、使用除臭设备以及定期清洁消毒等多方面综合施策,能够有效解决冷库内的气味干扰问题,为货物创造一个良好的储存环境,保障冷库的高效稳定运营。